2024年,喀左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把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推动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人才支撑。
聚焦以产引才,打造产业人才聚集平台。喀左县紧密围绕县域产业发展实际和产业人才需求,压实成员单位职责,深化与高校深度合作对接,以全省开展“清华教授辽宁行”活动为契机,组建工作专班主动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对接,围绕紫砂产业发展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文化挖掘、产品设计、产销渠道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15人,有效推动喀左紫砂产业顺应市场需求,实现长远发展。围绕数字化政府建设,与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南数科学研究院达成合作,把“放管服”工作做活,优化升级营商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发挥平台创新、引才作用,辽宁鹏达中试基地成功升级为省中试平台,基地集聚铸造领域专家7人,专职管理服务团队10人,专职研发人员56人。承办全省首次科技专员服务企业“千人进千企”活动启动仪式,100余名高层次人才全程参加,深度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过系列举措,全年落地转化科技成果25项,实现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81亿元,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75人,实施“揭榜挂帅”项目6个,引进“带土移植”团队3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总数达到45家。
聚焦人才工程,壮大高质量人才队伍。该县坚持从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大局中找机遇、求突破,立足改革创新、人才培育、产业布局,持续在“引、育、用”上下功夫,确定了“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助力振兴发展,培育一批本土人才增添发展活力,打造一批专业人才提振产业动能”的总体人才工作思路,全力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一是以载体活动吸引优秀人才集聚。结合“百万学子留辽来辽”专项行动,举办创新创业活动20场,引进高校毕业生1013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300万元。“双招双引”平台落地新开工项目30个,柔性引进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91人。结合“双进双促”活动,设立企业人才技术需求台账,征集需求信息13条,制发人才工作服务卡200张。二是围绕乡村全面振兴,大力培养本土人才。深入推进“千名专家进园区”工程,举办本土人才各类培训28班次,围绕蔬菜、杂粮、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争取省特派团3个,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2000人次,培训党政人才57人。组建专家团队对接项目37个,推动专家团队279人深入乡村一线,提供技术服务200余次。以“基层农技人才、域外大学院所、企业”的模式进行产学研合作3项,为主导产业、企业解决实际问题9个。三是迈开“走出去”步伐,强化专业人才培养。组织科勒迪(辽宁)轻工业制品有限公司参加东北亚(沈阳)人才交流大会,16人达成就业意向。开办企业人才“走出去”学习培训班,选调23家规上企业负责人赴大连理工大学考察学习,推动企业人才对标先进发展理念补短板、锻长板,提升发展能力。通美晶体就博士人才需求与大连理工大学建立联系。加大特色产业人才培养力度,组织县职业高中紫砂学校在校师生及优秀毕业生和紫砂从业者等27人赴江苏宜兴学习紫砂设计、制作、烧成和销售等方面先进经验,增添紫砂产业发展后劲。通过不断努力,全县年度新增专业技术人才260人。
聚焦留住人才,营造良好人才生态。在人才政策落实落地方面,持续完善《实施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县建设实现人才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加大对人才培训、项目扶持、人才奖补、活动开展等经费保障,落实人才专项经费80万元。从专项经费中专门列支,用于教育资源学科建设,助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开通人才绿色通道,提供就医、子女就学、配偶就业、住房补贴等服务,县域11家A级以上景区开放人才免票,为人才提供安心、顺心的生活环境。(李淼 孙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