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民发〔2023〕25号
喀左县民政局关于对县政协第47号提案的答复
乌迪委员:
您在喀左县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建议”收悉,您的建议对养老服务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我们将在研究落实相关政策和工作中,充分加以吸收。
一、喀左县医养结合基本概况
喀左县现有公办敬老院5所,管理服务人员73人,床位1380张,入住老人378人,5所敬老院全部与医疗机构签订定点医疗服务协议;民办非企业养老机构7所,服务管理人员107人,床位1101张,入住老人510人,其中4所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其余3所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分别签订定点医疗服务协议。
目前喀左县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约50%,计划2025年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55%。喀左县老爷庙中心敬老院是一所专业照护型特困供养机构,内设床位30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00余
张,主要接收需要长期照护的失能特困供养人员。喀左县老年养护中心是喀左县中医院内设养老服务中心,现有专职医生5名,护士10名,医养结合能力突出,服务专业化,质量有保证。
我县积极探索促进医养结合发展,着力构建多层次医疗体系,大力发展多元化健康服务,全力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探索培育出“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结合”的健康服务新业态。
二、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情况
(一)政策指导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行为,切实提高医养结合签约服务质量,国家卫健委、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指南》,不具备医疗条件的养老机构可以就近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和签约服务双重形式的养老模式,让高龄老人在机构内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医疗服务,有利于高龄老人身心健康,同时减少了高龄老人在大医院就医的频率,缓解了大医院的就医压力,充分调动了基层医疗资源,促进基层医疗的发展,提高资源配置率。
结合我县医养结合发展现状,根据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辽宁省民政厅、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辽卫发〔2020〕2号)的文件精神,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养老院和社会力量积极开办医养结合机构,县卫健部门、民政部门为申办医养结合机构的申办人,提供准确、全面的政策解释和业务指导,简化医养结合机构登记备案的流程,为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二)服务管理标准化
为适应当前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标准,遵循全面性、准确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国家特制定了《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本指南对医养结合机构应当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县自2021年开展医养结合质量提升行动以来,喀左县卫健局每年按照“安排部署—全面自查—总结提升”的程序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医养结合机构对照《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试行)》《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进行全面自查,重点对医护人员的执业资格、医疗服务行为合法性、规范性进行监管,依法查处医疗乱象;加强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重点核查医疗安全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严格用药管理,规范病历管理,同时加强机构疫情防控和传染病防控工作。
各医养结合机构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自检自查,结合结合机构实际情况,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源,在平时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质量。通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强了机构内医疗区以及康复、护理等多方面建设,拓展了老年人健康服务。
(三)促进中医药与养老结合发展
喀左县中医院老年养护中心发挥中医药在健康养老中的优势和作用,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慢性病管理为重点,发展中医养生,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
喀左县大城子街道温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积极与县内第四人民医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提供极具特色的医疗保健服务。并提供可开展推拿、刮痧、拔罐、心理咨询等健康养生服务场地。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我县根据国家卫健委制定的《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意见工作方案,将医养结合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人员培养培训、信息化等相关支持性措施,逐步培养医养结合专业人员。
我县已通过共建民营或民办公助等多种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为老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
近年来,喀左县民政局不断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制度,制订专项培训计划,完善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养老机构护理员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打造高质量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推动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化、专业化。
2022年,喀左县民政局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培训学校举办老人陪护专业技能培训班1期,培训养老护理员80人。此次培训对增强养老服务职业化认同,提升养老护理工作水平,促进养老服务质量提档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养老服务业对医疗康复照护服务需求日渐加大,医养结合合作机制需进一步协调完善。
(二)中医药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进度较慢,需不断推动和加强中医药在养老服务中发挥作用。
(三)农村养老服务机构从业队伍专业程度较低,所聘用的护理人员整体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不高,缺乏专业性护理人才。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政策指导与扶持
简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积极落实《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要求,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流程和环境。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现有资源提供养老服务的,涉及建设、消防、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等有关条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依据医疗卫生机构已具备的上述相应资质直接进行登记备案,简化手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对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区域总量不作规划限制,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最大程度简化前置审批事项,合法合规情况下不限制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的经营性质。
(二)规范服务管理
加强行业监管。认真监管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纳入养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范围。与其他相关部门强化信息共享,建立完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协同监管机制,推动解决影响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
深化医养签约合作。支持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开展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由签约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上门巡诊等服务。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内容、方式、费用及双方责任,确保医养结合签约服务质量。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康复医院(康复医疗中心)、护理院(护理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等接续性医疗机构紧密对接,建立协作机制。
(三)推动中医药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慢性病管理、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独特作用,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增强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能力。鼓励中医医院加强与养老机构合作,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诊疗、急诊急救、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开展中医医养结合服务,鼓励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开设老年医学科、康复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设老年人就诊绿色通道,提升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诊疗能力。支持养老机构开设中医诊所,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和支持公立中医医院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以品牌、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资源与养老机构开展合作。鼓励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与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合作,推广针灸、推拿、中医康复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建立中医药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加强养老照护人员的中医药技能培训,鼓励中医医师在完成所在医疗机构工作任务的前提下,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提供中医保健和调理知识技能培训。
(四)强化人才培养
喀左县民政局、喀左县卫健局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培育和支持助老志愿服务,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医务人员到养老机构执业,逐步建立医养结合机构医务人员轮训机制。使更多的医护人员能够运用多种技能为老人提供针对性、便捷的医养结合服务。
为提升我县养老护理员业务素质,增强养老护理员养护技能,喀左县民政局将全面贯彻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求,长期扎实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工作,提高我县养老服务领域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养老护理员队伍。
喀左县民政局
2023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