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建议》已收悉,经过我们认真研究,现将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感谢您关心、关注我县的民族民俗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完全赞同您在认真、全面调查基础上提出的关于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建议。
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深入挖掘民族民俗文化。
我县民族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历史悠久,其中已列入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有 18 项。国家级项目 2 个(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喀左天成观庙会);省级项目 6 个(喀左皮影、喀左塔城陈醋酿造技艺、喀左纺车秋千、朝阳红土泥塑(喀左紫砂制作技艺)、喀左大杖子李龙王赶香烟、喀左蒙古象棋);市级项目 10 个(喀左民族民间大秧歌、喀左背歌抬歌、喀左韶音会、喀左面塑、官大海黄河灯会、喀左石刻技艺、喀左延荣堂传统陶塑制作技艺、喀左羊杂汤制作技艺、喀左碗坨、饹馇制作技艺、喀左蒙古文竹板笔书法技艺)。这些都是喀左优秀的传统文化。多年来,喀左有关人员一直在挖掘喀左的民族民俗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多数已收录在《喀左县志》、《喀左史》、《喀左民族民俗》等书籍里。今年,县非遗办又挖掘出四项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承,准备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公示。下一步我们将在继续挖掘传统民族民俗文化基础上,加大保护力度,对一些传统项目那达慕大会、黄河灯会、敖包节、天成观庙会等特色民俗活动进行恢复提升,以便更好地传承。
二、构建传承体制机制,建设传承人才队伍。
一是建立完善传承人认定机制、管理机制、保障机制等,使传承工作更加符合非遗的保护规律,更加科学、有序、深入地向前发展。二是从传承孩子抓起。我县民族中小学校共18 所,通过建立民族舞蹈社团、歌唱社团、马头琴社团、蒙古象棋社团等方式大力激发中小学生兴趣爱好潜力,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做民族文化传承接班人。三是着力挖掘基层文化带头人,大力开展业务培训,培养和建设一支工作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的传统文化专兼职工作队伍。
三、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做强文旅产业,叫响喀左文旅品牌。
2022 年旅游中心与"中国移动无忧行"合作,开启旅游推广新模式,精选优质网红达人拍摄宣传短视频 30 余个,通过抖音、微博、小红书等渠道持续输出喀左资源,内容涵盖喀左全域旅游资源、乡村美景、特色美食、民俗文化等方面,在全国知名平台曝光量达 3.7 亿。同时,在微信公众平台不断推介民族文化、文化遗产、精品节庆活动等,将品牌深入人心,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我们高度重视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组织紫砂、陈醋、鸭蛋等涉旅企业开发多种具有本地特色、便于携带的文创产品。拟定开展喀左紫砂文创产品征集大赛,围绕历史文化、非遗产品、城市印象等进行征集和筛选,打造精品"喀左伴手礼"。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耕线上线下旅游客源市场,通过新媒体、传统媒体等方式集中营销推介喀左优秀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叫响喀左文旅品牌。
感谢您对我县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关注和支持!
此函
县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3年5月2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