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军等十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文化遗址公园建设,推进喀左紫砂产业化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建设利用工业文化遗址,对于传承城市文化基因,挖掘、展示和弘扬工业历史和工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县南哨古窑紫陶遗址历史悠久,造型古朴别致,民族特色浓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影视机构,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阅读北方紫陶发展的重要载体。南哨古窑工业遗产是我县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是我县工业发展、工业文明的缩影,反映了喀左工业发展尤其是紫砂产业发展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古窑主体框架基本完整,但古窑停产以后,由于没能认识到古窑的历史价值,没有当作重点文物给予保护,一些附属设施被损坏。
近几年来,随着喀左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政策,越来越多的古迹被保护起来。喀左县也将古窑作为重点文物予以保护,并给予专项资金进行保护和修缮,相关企业认真使用该项资金,并对每次维修项目进行认真登记。2022年,喀左县光明耐火材料厂工业遗产(南哨古窑遗址)成功入选辽宁省首批省级工业遗产名单。
下一步,我县将深入挖掘工业文化内涵,研究建立分级分类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体系,建立健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紫砂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强化工业遗产保护,积极推进工业遗产活化利用。
一、完善服务体系,解决企业难题。一是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鼓励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适合紫砂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精准施策,有效盘活企业,催生“老树发新枝”。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会同发改局、文旅局等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帮助企业包装好项目,争取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支持,同时制定相关的政策扶持措施,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三是积极协助紫砂文化企业申报国家级和省级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用名牌战略来引导企业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增加品牌附加值。四是对初入紫砂产业的企业进行相关政策的扶持,如对房租、税收等进行相应的补贴和减免。五是整合资源精准化营销,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线上线下融合,在线上与客户互动进而引导客户进行线下消费,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连接。
二、拓展文化周边,活化工业遗产。一是结合文旅“后备箱”工程,继续推进紫砂产业化,市文旅局联同多部门开展的旅游“后备箱”工程,喀左县已有8件工艺文创类紫砂产品入选“朝阳旅游后备箱工程商品名单”。二是积极利用南哨古窑工业遗址等工业文化特色资源,研发以喀左紫陶文化为主题的地方代表文创产品,如钥匙扣、茶宠、笔筒、小摆件、手把件、玩偶、花瓶等,重点打造喀左紫砂“系列化、集约化、品牌化”旅游商品生产集聚区。目前部分紫砂文创产品已研制成功,作为伴手礼进行宣传推广,广受好评及喜爱。三是加强宣传推介,利用“朝阳文旅电商产业基地”,扩大宣传范围,实现紫砂产品统一进驻、统一展示、统一推介、统一线上销售,分批推进“进电商、进景区、进商场、进超市”的“四进”工作,做好线下销售渠道。四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我县的省级旅游度假区浴龙谷、省级夜间旅游消费集聚区利州古城、红山部落工匠小镇等项目开发中均融入紫砂文化元素,拟建紫砂文化产业小镇、紫陶大师创业产业园、紫砂文化博物馆等,努力打造喀左新型文旅商业消费聚集区品牌。
三、搭建学企平台,强化人才支撑。一是加强校企合作,推动提升企业与紫砂相关大学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协助高品宝砂公司与大连工业大学进行洽谈,研究创建紫砂培训基地,培养紫砂制作技术人才。二是大力引进人才,积极吸纳培养更多的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文化名人和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做好工艺传承,为紫砂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四、支持遗址公园建设,宣传紫砂文化。利州街道南窑村有60多年历史的马蹄窑4处、蘑菇窑3处、大型砖窑1处,建筑物保存完好,历史气息浓厚,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紫陶工业遗址,是传承古代紫砂陶瓷生产的历史证明,更是北方紫陶文明的重要见证。喀左县政府将责成文化、旅游等部门深入挖掘古窑址的文化历史内涵,会同市文旅局对建设遗址公园进行可行性论证,寻求多方面支持,早日实现对古窑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感谢代表们对我县紫砂文化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喀左县人民政府
2023年5月4日